浅谈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当想起韩愈的这句名言,就深感职责的重大。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那么,如何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呢?下面是我几点浅显的见解:一、亲近学生,了解学生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走近他们,与他们交流,还必须知道他们的名字和基本信息。知道了学生的名字就大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再者,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哪怕仅是一个微笑。也许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是小辈,还要自己先跟他们打招呼是没道理的。其实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并不吃亏,学生觉得你平易近人,下次肯定会先跟你打招呼。比如平时我在校园里,在来去校园的路上,看见学生都会对他们微笑或是和他们问好,特别是在节日和快周末的时候,我会忠心的祝福他们节日快乐,周末愉快!然后换来的是他们一百多个主动对我说:“老师您你!老师你回去啦!老师您来啦!老师慢走!老师中秋节快乐!老师周末开心”我觉得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他们,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生中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也就是人人都会经历的青春期。正值豆寇年华的孩子们,生活中荡漾着欢歌笑语,也夹杂着莫名其妙的烦恼。一些孩子成就感比较缺乏,受挫力差,易迁怒别人,报复心强。有的自暴自弃,有的讨厌家长、老师,有的意志脆弱等。因此,进一步了解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又是学生最重要的“心理医生”,应不断开导学生征服忧虑和烦恼。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二、要巧妙地与学生沟通合理有效的沟通能让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和学生沟通时,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帮组他们树立信心。在平时的交谈中,我发现有的同学有自卑感,比如我班的赵英鸿、严太萍,还有已经辍学的夏贵贵、罗艳等。他们由于家境平穷,父母生病,还加上他们自身成绩又差,懂事的他们会觉得会给班上拉后腿,自卑感在他们身上油然而生。我们老师要激发学生的热情,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和学生交朋友,学生有时可能会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和同学之间产生小摩擦。比如我班的赵康银、彭雷、张香等,他们会因为远离父母而孤独,会因为和同学之间相处不愉快而委屈地向我诉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