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一步掌握了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诊断及并发症、治疗原则。同时了解发病机制、病因及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肺结核。
3
f学习成果报告及评价
1.报告形式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以讲为主,尽量启发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运用讨论和实力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以提问加强学生注意力及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内有大量图片与图解。2.评价体系:目前,评价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主要是看:学生应用题考试的结果,即正确率、得分率。于是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不少学生考试的分数挺高,但实际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强,有的甚至遇到新的问题情景就束手无策。因此,教师仅从解题结果的判断评价,是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分析过程的评价,了解学生各能力的发展水平,才能了解教师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更好的改进教学,服务学生。
导师指南参考文献
1、预读内科学及外科学相关教课书。2、上网、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3、搜集报刊杂志的资料。4、询问及请教专业人士。
案例摘要
案例摘要:王正华,男,48岁,霍邱县河口镇高峰村人。有吸烟史10年,每天10支左右,
在碎石场工作5年,因咳嗽咳痰2月余,伴胸闷,活动后加剧,咯血3次。于2015年3月到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治疗。后经CT查出两肺结核灶,右肺上叶空洞。后转至我专科收治。既往无慢支、肺结核病史,病程中有低热、盗汗,咳黄色脓痰,咯血3次,色鲜红,量均少,入院时,神清,T378呼吸稍促,24次分,两上肺呼吸音减轻,两上肺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心率85次分,率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WBC10110,痰检阳性(3),PPD强阳性。证实为肺结核,初治涂阳。经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抗结核、护肝、胃粘膜保护药物等对症治疗半月余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片病灶较治疗前有所吸收,痰检(1)。给予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出院。

4
f第1幕(1学时)
案例描述:王正华,男,48岁,霍邱县河口镇高峰村人,有吸烟史10年,每天10支左右,
在碎石场工作5年,因咳嗽咳痰2月余,伴胸闷,活动后加剧,咯血3次。于2015年3月到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治疗。
铺导注意事项及提示用问题:
1、上述病案中男性青壮年,平素体健,有吸烟史,但量少,工作环境粉尘大,咳嗽咳痰2月后出现低热盗汗,咯血等症状。2、要对患者咳嗽咳痰性状进行问诊,胸闷性质,范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