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对手足口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都决心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篇三:手足口病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危险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教案一、认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二、手足口病的症状: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三、手足口病的预防:1、饭前便后要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3、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要开窗通风换气。要保持教室、房间充分通风。4、注意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5、减少自己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6、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充裕的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7、不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街边小店“三无”或过期食品。8、在流行期间,不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人。四、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入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f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3、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4、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5、擦:用干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