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保障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等的民主权利并且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只有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机制才能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完整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机制是其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适度干预社会公共事务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环境面临着急剧变化。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机制不仅可以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从而成为民族自治地方以跨越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意志最基本的途径和形式是制定法律。行政机关也就是执行法律的机关。依法行政是人民民主国家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一、案件管辖权和案件查办程序方面的问题。对都具有案件管辖权的案件在不同的办案人、办案机构、办案机关之间没有形成沟通协调机制。由于缺乏信息沟通有的案件立案查处后其他办案机构仍然调查取证浪费人力物力。①在案件查办程序方面立案和调查取证不按规定的时限办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二、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执法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虽然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执法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训、管理其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远不能适应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第二滥用职权。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因不正当动机和目的支配致使行为背离法定目的相去甚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应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并健全依法行政的保障机制。三、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执法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践中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程序违法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按规定表明执法身份。其次不按规定使用法律文书。第三不依法履行告知程序。一是有关行政执法的依据公开不够。二是在具体执法中不告知相关事项或告知不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