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诀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大于较小的
数,小于较大的数)在中间;大大小小(大于较大的数,小于较小的数)不存在
2、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结合数轴,能找出满足条件的解(如整数解),并能注意“xa”与“xa”的区别,为本节课的拓展应用打下基础。
教学步骤:一、例题教学
例1、预习学案1、2设计目的:展示预习成果,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明根据,即复习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在中间;大大小小不存在
变式1: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两个基数相同时,不等式组的解集如何呢?
(1)
xx
22
(2)
xx
22
(3)
xx
22
25
(4)
xx
22
f变式2:若a2请确定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1)
xx
2a
(2)
xx
2a
(3)
xx
2a
(4)
xx
2a
变式3:若去掉变式2中条件“a2”,则上述不等式组的解集又如何呢?
(1)
xx
2a
(3)
xx
2a
变式
4:(1)若不等式组
xx
2a
的解集是
x
2
,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2若不等式组
xx
2a
的解集时
a
x
2
,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3)若不等式组
xx
2a
无解,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设计目的:
(1)变式1是让学生掌握基数相同时,确定不等式的解集中是否包含基数;变式2是
掌握有参数条件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可结合数轴,体现数形结合思想。这两个变
式是为下面变式3、4做准备;
(2)变式3是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要考虑“a2”、“a2”、“a2”三种情况;
变式4是对变式3的深化,交换了结论和条件,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先运用口诀定大小,再考虑特殊情况定等号。
例2、处理预习学案5、6、7
设计目的:主要展示学案中练习7的预习成果,学生一般会写成形如“axb”或“axb”的式子,这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常数a与b的范围,是否有最大或最小值,
体现出不等号中是否含等号对解题的影响,为解决下列问题打下基础。
变式
1:若不等式组
xx
0a
只含有三个整数
1、2
和
3,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
变式
2:若不等式组
xx
0a
只含有三个整数
1、2
和
3,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
35
f变式3:关于x的不等式组1xxa00,只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a≤-2B-3≤a<-2C-3<a≤-2D-3<a<-2
设计目的:
(1)变式1、2是对上述讨论中学生获得的知识的检查和运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结
合数轴来分析。
(2)变式3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先确定范围内的整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