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提示。14、3.3.1.1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5、3.3.2.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6、3.3.3.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7、34执行手卫生。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8、351执行特殊药品管理,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9、3.5.2.1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f20、3.6.1.1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并更新“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职能部门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21、3.6.2.1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22、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并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有培训,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分析,采取防范措施。23、3.9.2.1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有效执行。24、3.9.3.1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25、3.10.1针对患者疾病诊疗,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或手术等有创诊疗前、或使用药物治疗前、或输液输血前,有具体措施与流程。职能部门对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活动有监管,有定期的检查、总结、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有持续改进。26、4.1.1.2职能部门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根据医院总体目标,制订并实施相应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与考核方案。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分析医疗质量评价工作的结果。有履行指导、检查、考核的工作记录。有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27、4.1.1.3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相关任务。28、4.1.2.2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各质量相关委员会会议记录。29、4.2.1.1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30、4.2.1.2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