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经营者的素质及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经营者的行为。在我国由于职业经理人起步较晚相应的法规及考核制度还不健全审计制度不严格责任指标多为经济指标加之经理人聘期较短这就必然导致经营者短期行为严重普遍忽视社会责任的承担。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不把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当作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一味地压低劳动力价格降低劳动力成本。一些经营者甚至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立起来。有的经营者甚至认为企业照章纳税就算完成了社会责任。
第四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企业正朝着规范化公司的目标迈进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决定企业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使企业有效地承担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两个重要条件企业具备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政府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则。具备有效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制度以企业的利益为纽带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虽然我国企业正在形成股东权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企业的社会责任基础逐渐在强化但是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内部监控机制缺乏、董事会与经理权限划分不明等等导致相当数量的公司存在逃避社会责任的问题。
第五社会监督不力。企业社会责任看起来似乎主要是企业自律问题但是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企业靠社区提供人力、市场和环境资源而得到发展同时企业发展也为社区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多少必然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公众及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是靠企业自身的觉醒形成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目前既缺少市民社会的基础又缺乏各级政府和各类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的强力推动而作为舆论先导我国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
三、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要求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