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学导式教学法研究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邮编张新元中学高级教师电话07333526390412212
摘要:“分层学导式教学法”是我校数学教研组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出来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引导自学自学检测知识迁移综合运用开拓创新”五个环节,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词:自学能力知识迁移开拓创新可持续发展正文:高中数学“分层学导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1、理论依据
1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一切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习者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和掌握。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这样的观点,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12、依据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过程。13、教育的认知心理的理论基础高中学生处于精力充沛,渴望新知识、新事物,易于接受新观念的年龄阶段。思维活跃,敢于探索是其特点。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克服学生依赖教师的思想”。(赞科夫)14、教学理论基础(1)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发展必须以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尽可能发挥和全面发展的共性是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而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综合最优化教育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它是结合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要求,使他们在目标的导向下,积极主动学习,探求知识,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渐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2、实施目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