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班风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所期望学生的参与精神、主体意识、民主观念等得不到体现。后来,我试着用魏书生老师的“依法”治班策略。因为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良好的班集体是很难形成的。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教师的个人权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两者不可分离,必须融为一个整体,这个统一体便是《班规》。教师的个人权威,通过《班规》便不再仅仅是教师的气质、才华等个性对学生
4
f的吸引,而是转化成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班规》也不仅仅是学生要求上进的自觉性已转化成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这样,班集体的所有成员都成了管理者,也都成了被管理者。班级的管理自然而然的效果就好了。当然,起草《班规》时,每一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同时又要使班规具有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而且要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2)让学生成为班级体的主人在制订班规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提出目标,是使学生认同和参与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目标经学生讨论后确定。这样,讨论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认同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成了学生参与目标实现的过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随之增强,实现目标也较容易变成全班每个同学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争做班级体的主人,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要想达到使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能动主体,必须建设一支干部队伍,通过干部带动广大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干部明确自己的责任。我组织他们学习“班干部职责”,实行班干部岗位责任制,使他们明确集体对他们要求主要有三条:一是事事带头,二是做好工作,三是联系同学。为了培养学生干部,我注意做到对干部“放心放权”,让他们“有职有权”,逐步学会独立工作。五、班集体建设的后进生转化在各类学校中都存在着后进生,他们不仅自己各方面较为落后,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甚至干扰班集体的正常教学秩序。如何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要转化一名后进生就必
5
f须首先分析了解后进生的成因;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学习屡遭挫折;2、失去应有地位;3、难以抬起头来;4、爱好、特长受压抑;5、心理负荷超重。其实,后进生的形成与班级的不良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那么,矫正后进生的不良性格就必须从优化班级教育入手,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乐园,是后进生性格得到矫正并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