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意识和依照这个意识而践行的标准,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涵,即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1。责任属于道德范畴,责任是义务、诚信、自律、自强……责任蕴含在人生的目标追求与理想之中。本人以为,责任就是做好份内应做的事情,承担自己应承的任务,完成个人担负的使命。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责任力是个人健康成长、成就人生、造福社会的重要保障,责任意识能让人有勇气、有智慧、有力量。当前社会,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因此,亟需加强对小学生在责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学会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和社会负责。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以责任为主线,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开展责任体验活动,提高学生对责任的理解、增强责任意识、陶冶高尚品格与情操,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能积极进取、自信自强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成为我们新时期下的德育新课题。学校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持陶行知先生的“求真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理想,通过不断丰富教育方式,融合时代元素,创设出符合社情、贴合校情、适合生情的“求真教育”途径及方法。让我们的教育在“真”上下功夫,在“求”中出成效,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思联系、知行统一”的学习体验中得到自主成长,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在“求真教育”的理念下,我们的学生要得到自主成长,强烈的自我责任意识是其迈向成功的重要动力。小学生的责任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生活
f体验、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培育的过程,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体验与感悟的经历里,培养起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通过系统的构想、全面的开展、深入的实践,来达成“做一个有责任的人”的教育目的,这既是求真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培育真人的最终点。因而,责任教育的有效实施,是落实“求真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具体实践。一、关于责任教育的思考和认识:1、责任教育是社会时代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变得富足,有屋有车、衣食无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