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合肥市2015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略解
古文诗歌阅读05190922
合肥市2015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略解(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综述】期待已久的三模试卷终于撩开了她的面纱,像以往一样,三模试题总给人以惊喜,守正与创新、继承与预测,相辅相成。纵观三模试卷,题目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5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试卷总体难度应该低于2015年高考,但与前两次模拟大体一致。注重基础考查,题型、考查点等稳中有变,涉及了诸多热点,也体现了今年考纲和我省《考试说明》中的细微变化。本人一直认为,研究合肥模拟考试,应该把三次模拟当作一个整体来把握,每次模拟试卷都各有所侧重,与前两次模拟相比,三次考试无论是考点还是试题形式均有互补之势:首先看考点上形成互补,如第5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一模为“乃、以、为、所”,二模为“者、乃、而、于”,三模为“且、则、其、之”;第15题,一模、二模都是字形,三模考查的是字音。其次看试题形式上形成互补,如语言表达类试题,一模考查“一句话新闻”、“连贯与排序”,二模考查“看图续写”、“嵌入式仿写”,三模考查了“连贯”、“图文转换”、“得体”;写作一模为标题作文,二模为材料作文,三模海是材料作文。再次看阅读文本的选材类型的互补,如文言文选材,一模为史书传记类,二模为小品叙事类,三模为人物传状类;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一模为散文的阅读,二模则为小说的阅读,三模为散文阅读。题型上,三模的创新与预测是一大亮点,如18题的图标含义解读,所选的图标很典型,且难度又不是很大;20题是个极具语文味的题目,对汉语一些词语组合中的一个有趣现象进行阐释,所选的例词是一个状动结构(修饰关系)的词语,其特点是前面用来作状语的是一个名词,这又与文言文词类活用中“名词作状语”联系起来,很有创意,并且还涉及到修辞、仿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考查。本人最为佩服的是试卷材料的选择,与安徽卷在精神实质上极为接近,这也是其他地市的模拟试题不能及的。可见命题老师对安徽语文高考试卷研究之深刻、材料选择之精心、题目命制之严谨这些都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去研究和体味。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字的“生命”哲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