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滴的方法进行区分,把Na2CO3滴入HNO2,立即产生气体,HNO2滴入Na2CO3溶液,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体,故D说法正确。4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D的核电荷数是F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D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比A、B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高BC、F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两两发生反应
f【答案】C【解析】B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则B可能为H、C、Si,根据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B不可能为H,B与F属于同主族,则B为C,F为Si,D的核电荷数是F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的原子序数为8,即为O,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D为N,A和E属于同主族,且状态不同,则A为H,E为Na,A、A与D形成的化合物是H2O和H2O2,常温下都是液体,,A与B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烃,烃的状态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因此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可能高于A与D形成的化合物,故A错误;B、C和F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是N2O5、Si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SiO2不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N2O5与水反应生成HNO3,故B错误;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因此半径大小是:NaSiNO,故C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NO3、NaOH、H2SiO3,其中HNO3和H2SiO3属于酸,NaOH属于碱,因此它们两两之间不能反应,故D错误。点睛:半径大小比较一般是(1)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二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相等,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3)三看电子数: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相同,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5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实验操作和现象项AB在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浅黄色沉淀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胶状沉淀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14,振荡,静置,下层溶C液显紫红色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色石蕊试D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呈碱性氧化性:Fe3I2非金属性:C1S酸性:H2SO3H2SiO3实验结论
AA
BB
CC
DD
【答案】D【解析】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和氯化钠,说明氯的非金属比硫的
f强,A项正确;SO2气体通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