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村(社区)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责任单位:区(街道)教管办、妇联、民政办、关工委、团委、各学校)
(四)完善重点领域关爱机制
1.推行“家教15分钟”微课堂。建立企业家长学校,依托“家教15分钟”微课堂载体,充分利用工间、用餐、午休等时间,采用企业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广播、DVD碟片、展板等,结合生动的案例,宣传普及家教知识。组织优秀家长队伍走进企业,灵活开展案例分析、组团辅导、个案帮扶等活动,讲解某个具
f体问题或案例,解答员工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责任单位:区(街道)总工会、妇联)
2.实施“小脚丫起步”工程。深入实施“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工程,重点开展对“03岁”婴幼儿抚养人的培训指导,使其掌握科学养育、护理、启蒙、引导孩子的方法使科学育儿知识第一时间进入家庭。重点开办“准父母学校”、“妈妈班”,推进“15分种亲情交流圈”、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倡导科学育儿、亲子互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责任单位:区(街道)计生办、卫生院、街道中心幼儿园)
3.开展“阳光妈妈家园”行动。面向全区(街道)公开招募“阳光妈妈”,组成阳光妈妈志愿团,与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结对,以“代理家长”的身份,通过代开家长会、上门家访等,对这些特殊对象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既让特殊儿童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又使特殊家长学到科学家教的知识和方法。同时,阳光妈妈将为特殊儿童寻找“阳光伙伴”,通过一起学习、劳动、游玩,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助力“阳光妈妈家园”行动。(责任单位:区(街道)妇联、新居所、司法所)
4.推出“新蓓蕾成长”计划。发挥新居民家长学校的作用,针对新居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编排家庭教育课程内容,并分不同学龄段孩子家长和不同职业层次家长编排课程内容、设计课时,做到规范有效。建立新居民家长QQ群和家庭教育沙龙,以现身说法互相指导如何教育子女;制发家庭教育专家联系卡,及时解答家长在教育子女中的困惑;建立家庭教育志愿者结对服务队伍,为新居民家庭提供指导帮助,使新居民子女与本地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责任单位:区(街道)新居所、各学校)
五、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13年8月)
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部署工作任务。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家庭教育工作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