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爱
李文玲
青县新兴镇陶官营幼儿园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需要我们教师的批评教育。谈话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方面功不可没。然而,有些教师与学生谈话效果一般,作用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损害学生的情感是教育工作者常出现的错误。要知道学生的成长,不是靠压抑,而是靠鼓励;不是靠打击,而是靠扶持;不是靠阻挠,而是靠推动。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挖苦讽刺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要使这项工作收到实效,就必须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但是在日常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谈话时不尊重学生的事实有发生,时有所闻。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开口就说“懒猪、笨蛋”、“白吃了十几年的饭,一点也不害臊”,“你朽木不可雕也”,“你比别人都高明,可惜不是学习的料。”这一类司空见惯的语言伤害,虽然不象极端事件那样触目惊心,却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或许会在某一个错误的时刻摧毁一颗稚嫩的心灵,酿成一起无法挽回的悲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的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有的学者指出:“法律上人格是一种权力,在道德上是一种尊严,在心理上人格是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或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与学生谈话必须做到不恶语伤人,无时无刻都要注意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二、要和风细雨,不要雷霆闪电个别老师,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大动肝火,尤其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分清红皂白,大声训斥,与学生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