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实现银行赢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美国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1996)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指出西方发达国家营销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一、营销是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宣传;二、营销是微笑和友好的气氛;三、营销是细分和创新;四、营销是定位;五、营销是营销分析、计划和控制。美国花旗银行副总裁列尼休斯旦克在《从产品营销中解脱出来》中谈到:泛泛而谈营销观念己经不适用于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成功需要新的理论来支撑。如果只把产品营销理论改头换面地应用于服务领域,服务营销的问
f题还会无法解决。银行的理财产品属于服务产品,正是在这一时期,关于银行服务营销实务和理论研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例如,定位策略、战略服务营销策略、顾客满意策略、顾客价值策略、服务营销组合策略、关系营销策略、品牌策略、服务质量策略、客户关系策略、信息技术服务营销策略,极大丰富了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的理论。艾伦加特匡美在《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1999)中对国外(以美国为主)商业银行业务管制与放松的历史、行业结构变化与趋势进行了较详实的描述,同时对商业银行在面临新技术革新和残酷竞争环境下的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展望,动态地向读者展示了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也对银行中间业务(包括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等)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深入的论述。国际经济学家对银行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更多地涉及到理财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产品定价、服务提升等方面,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vihteliCJillLy
1996)曾提出在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定位上必须转向“客户至上”,要注意形成“服务的理念”和“营销的理念”,形成银行必须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即所谓的“银行”营销理念。基于银行营销在服务层面上的要求,欧美经济学家将金融服务营销的营销策略组合拓展为由八个要素,即金融服务市场中的金融服务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过程策略、人员策略、传播策略和品牌策略,这八个要素的组合是营销组合理论在金融服务市场中应用的理论创新,对于理财业务市场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122国内研究现状对理财产品现存的问题研究:吴雪2007)指出现在我国理财业务的发展仍停留在内部产品或服务上,产品之间的差异化较小。理财服务也只能为客户提供比较浅层次服务,主要表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