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学校形成以校长室领导,学生科、教务科协同主管,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心理咨询室定时向学生开放,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行严格的班级目标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心理疾患突出学生的跟踪教育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六年级毕业生、特困生和外县市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重点群体的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3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实行学分制管理。开放心理阅览室,让学生通过自读方式来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升华。把普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媒体,广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举办现场心理咨询、网上交流等自我教育活动。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平台。一是构筑心理咨询平台。心理咨询要有详细的情况记载,学生的成长档案中要建立心理档案。要归纳、总结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并提出不同的治疗办法。二是丰富
2
f校园文化平台。通过开展有益的群体活动和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心理健康辅导,促进中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充满自信的人生品格。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6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注重家长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7.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三到6年级尝试开展每月一节的心理健康课(主题活动),相关老师应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A、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