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和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等,这
些知识属于()。
A学科知识
B教育教学知识
C通识性知识D小学生发展知识
B【解析】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包括:
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
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故本题选B。
2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的是()。
A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B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有偿为学生补缺补差
C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D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以任何形式为学生补缺补差
A【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第21条规定,“提倡教师利用课外
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其教学时间可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故
本题选A。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ABC都是教师的权利,D是教师的义务。
故本题选D。
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
D【解析】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
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观点。故本题选D。
5“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
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科学本位论
C【解析】根据关键词“使青年社会化”、“造成一个社会的我”,可知是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
点。故本题选C。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建立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三级分别是()。
A省、县、乡
B国家、地方、学校
C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
D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
B【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