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②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八、表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用法
1、“得无……乎”“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2011年高考有考)例:无乃尔是过与?2.庸……乎,译为“哪……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①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②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九、表示指代的习惯用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是什么”。例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②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例①项王未有以应。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从”可译为“没有办法”或“不能”。(有所以、无所以)
3、无以……为,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十、表示认定的习惯用法
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例: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6、“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以天下之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