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实践效果不明显。具体情况如下:311人本管理研究的理论缺陷1目标定位不准不能形成独立的管理模式。我国理论界对于人本管理的目标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把实现人的健康、和谐和全面发展作为人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即通过实施人本管理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完善人的品格使劳动者获得超越于人的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其实人的全面发展是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共同责任把人本管理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既背离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又夸大了人本管理的功能。二是把自主管理作为人本管理的最终目的认为无人管理才是管理的最佳境界这是一种最为流行的观点。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提高制度、规范等外在的强制措施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实现了最佳的结合。这种观点夸大了人的自觉性其实实现自主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目标就如同道德修养领域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慎独境界一样只有少数先哲经过终身追求才能达到希望通过一种管理模式实现自主管理的境界是不现实的。2理论表述混乱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内容和统一的研究对象。
3
f目前我国管理学界关于人本管理的理论表述主要有人性化管理、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情感管理、柔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民主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形式。与这些混乱的称谓相对应研究者或从人性假设和人的需要出发来探讨人本管理的必要性或从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出发来论证实施人本管理意义或从理性与感性统一的角度强调情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或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出发把人本管理概括为与刚性管理相对应的柔性管理或从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价值观入手强调企业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可见我国理论界对人本管理的理论表述混乱缺乏统一的研究内容和固定的研究对象。而固定的研究对象和统一的研究内容正是一个学科或理论成熟的标志因此作为企业管理发展独立阶段和实践模式的人本管理在我国还缺乏充分的论证。3、内涵不清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我国对企业人本管理的研究存在内涵不清晰、目标定位不准确、核心内容不明确、没有自己独有的逻辑体系等缺陷。人本管理的逻辑起点是什么逻辑体系是如何展开的要达到什么样的逻辑终点都不十分清楚。给人的印象是人本管理是一个“杂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许多企业家谈起人本管理时都认为看了人本管理的书籍和策划专家的策划觉得人本管理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