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
f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4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43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
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44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4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46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47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12h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48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不得任意施工。5、施工注意事项51要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孔洞和线管的位置正确,不得撞碰。52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支搭脚手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53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54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方可在其上来往行走和进行上部施工。55在混凝土运输时,应保护好设备管线、门口预留孔洞,不得碰撞损坏。56较大的设备基础超过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或方案。57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安装螺栓、预埋件均不得遗漏。以避免后剔凿基础混凝土。58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足够的照明,防止混凝土配合比
f过磅59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
定。510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
规范的规定。511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6、质量控制:61混凝土不密实: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模板根部砂浆涌出等
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拆模过早,混凝土浆粘在模板上,也会造成麻面。6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