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第六章金属的液态成型1、合金充型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并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尺寸准确的铸件的能力。影响因素: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温度、铸型特点合金的流动性是指液态合金自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好的合金充型能力强。a合金的种类(浇注温度和凝固温度范围)b合金的成分(结晶特点)。流动性:HT铝合金等有色金属ZG。提高合金流动性的主要措施:a共晶合金b选择流动性合金c加入低熔点化合物d提高浇注温度e改善铸型2、合金的收缩:液态合金在液态、凝固态和固态过程中所发生的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收缩三阶段(T浇注→T凝固开始→T凝固终止→T室)液态收缩::a(与浇注温度有关)金属液温度下降,液面降低,液态金属体积减小。b凝固收缩:(与合金结晶的温度范围有关)液态金属凝固,体积显著减小。c固态收缩:固态金属继续冷却,体积减小一般直接表现为铸件外型尺寸的变小。收缩影响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液、固收缩形成缩孔和缩松,固缩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3、缩孔:(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合金液充满铸型后,在冷却过程中在靠近型腔表面先降低到凝固温度,凝固成一层硬壳,内部包住了合金液。温度继续下降,铸件除产生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外,还有先凝固的外壳产生的固态收缩,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远大于固态收缩,故液面下降并与硬壳顶面脱离,产生了间隙。待内部完全凝固,铸件上部形成了缩孔。缩松:合金液充满铸型,并向四处散热时,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较宽。铸件截面先生成的树枝状晶体不断长大直到相互接触,此时合金液被分割成许多封闭区,封闭区中的液体在凝固过程中得不到补充,形成的微小孔就是缩松。缩孔与缩松成因:浇入铸型的液态合金在凝固过程中,若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会形成空洞,容积大而集中的是缩孔,容积小而分散的是缩松。防止措施:合理选择铸造合金:a采用接近共晶成分或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b合理选用凝固原则:采用“顺序凝固”或“同时凝固”原则,在铸件最后凝固地方,设置冒口或冷铁来补缩4、铸造内应力产生变形、裂纹缺陷,分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两种。热应力: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由不同部位不均衡收缩引起的应力。固态收缩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伸,薄壁或表面受压缩,合金固态收缩愈大,铸件壁厚差别愈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