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4年也曾尝试将区域内的白领吸引进来,为他们设计专门内容和时间的活动,但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这一做法很难持续下去。可见面面俱到的公共教育定位对小型美术馆来说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是不现实的,只有抓住最主要的受众群体,把面向他们的活动设计好,才能使其公共教育职能发挥最大的能量。
3有侧重地设计公共教育项目题材
对于小型美术馆来说,其自身的最佳资源和核心信息输出是建立在展览基础上的,如果公共教育撇开展览另辟蹊径未免南辕北辙。因此解读展览内容成为徐汇艺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首选题材。此外,一方面因为青少年对体验互动类活动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因为家长们很难找到像美术馆这样低门槛又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美育机构,所以青少年美育类型的题材也被较多地采用。
在徐汇艺术馆推出的各类公共教育题材中,值得探讨的案例是“2015年土山湾美术馆里上美术课”项目。该项目把徐汇艺术馆十年来收藏的版画系列作品作为公共教育的题材,与区域内中小学校的美术老师、上师大版画系的教授和研究生建立三方合作,共同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前进行专题研究和内容拓展,形成教案,把在学校教室里只能进行理论教育的美术课转换到美术馆的展览场景下,在理论铺垫、展览鉴赏和制作体验中,创造一种有较多思考空间和发挥空间的互动式美术教学,展览还留出专门的展区,用来展示学生们每一堂版画课上创作的成果,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和直面交流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在项目结束后的论坛上,教育界和美术界的专家充分肯定了这次文教结合的尝试,并纷纷为美术馆情景下的美术课提出了更多实验的方向。未来,这一尝试还将普及到成年观众群体,向更多渴望进一步接触和尝试艺术创作的人敞开大门。
4有选择地设计公共教育活动形式
随着受众需求的快速发展,仅仅看展品、听讲座已经成为十分局限的公共教育手段,也远不能满足受众对美术馆的需求,许多观众希望美术馆能为他们提供更多与策展人和艺术家直接接触的机会。面对这样的趋势,徐汇艺术馆正逐渐改善公共教育的形式,更强调活动的互动性和体验性。由于没有独立的公共教育空间,展览档期又比较短,因此徐汇艺术馆紧紧围绕展览设计小型的版画印刷、跨界对话、摄影分享会等活动,既不“求大”,也不“求全”,而是在与展览的结合点上做文章。事实证明,此类活动从实际操作或现场讨论中拓宽了受众对展览的理解,更加深了他们对展览本身的认知,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