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乡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一种乡愁。而在余光中的笔下的乡愁却显得是那么的清新委婉而又重浊沉雄的乡愁。从他字里行间,从他的诗中抒发的感情中,勾勒出的是他个人内心对祖国大陆热切的思念之情,也可以透过《乡愁》看到他的个人的人生体验一种在外的游子生活。那种离开祖国的痛苦,对于母亲的思念,还有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心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也不断流露出来。他的乡愁是文字的乡愁,是历史的乡愁,是宇宙空间的乡愁,包含了古典的、传统的、乡土的、民族的观念。家喻户晓的《乡愁》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余光中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诗人余光中还多次以“乡愁”为主题作诗多首,余光中的乡愁诗,基本上
34
f贯穿其整个创作历程。主要集中在他去美国留学、讲学的那段日子。刚到美国的余光中,去乡万里,人地生疏,带着丧母的哀痛、初为人父的责任和对娇妻的惜别,带着与现代诗同仁激烈争论的惆怅,还有对气候、环境等诸多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感情丰沛的青年诗人是最容易患“思乡病”。除了《乡愁》、还有《乡愁四韵》和《民歌》等诗篇,把余氏风格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乡愁四韵》更进一步,放声高歌,且歌且舞,将静态的乡愁以动态的节奏和内容真诚而炽烈地表达出来。分别选取了“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和“腊梅香”等四个不同的意象物,用“醉酒的滋味”、“沸血的烧痛”、“家信的等待””和“母亲的芬芳”等四种不同的感受,从味觉、触觉、嗅觉和心理感受等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余光中所理解和感受的“乡愁”,语言的张力、穿透力都令人叹为观止。还有《春天,遂想起》,淡淡的愁肠,因思念母亲而涌出悲伤,到母亲喊“我”,衍化到海峡两岸的喊声,意蕴深远。《民歌》中,用“黄河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