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衡电位作为细胞膜的静息电位。证明:1)改变细胞内、外K+离子浓度--静息电位发生改变;但改变细胞外Na浓度则对RP几乎没有影响2)用K2SO4代替KCl,静息电位不发生改变,结果证明与SO42、Cl-无关。2、试述单收缩潜伏期的生理过程答:1冲动在神经上的传导2兴奋-分泌耦联3终板电位4肌动作电位5兴奋-收缩耦联。3、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答:1、不衰减性(传导的全或无)2、生理完整性(功能上保持完整)3、双向传导4、绝缘性5、相对不疲劳性(实验:刺激引发AP50100次S,可维持912小时)
f4、兴奋性变化经历哪几个时期答:1、绝对不应期:在发生兴奋的一段极短的时间内,无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也不能使组织细胞产生第二次兴奋。2、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第二个刺激有可能引起新的兴奋,但所用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阈强度的时期。3、超常期4、低常期5、神经肌接头传递的特点?答:1、化学性传递2、单向3、时间延搁4、易疲劳、易受药物和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6、影响神经肌接头传递的药物有哪些。答:ACh竞争抑制剂:筒箭毒、丁南美防己碱、三碘季胺酚(驰肌碘)、α银环蛇毒ACh竞争激动剂:烟碱(尼古丁)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治疗肌无力)、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
第三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突触后电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局部的突触后电位。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单突触反射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如姿势的维持。牵张反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发生收缩的反射活动。腱器官反射:(折刀反射或反牵张反射)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导致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进一步加大时,兴奋腱器官,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这样可避免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脊休克: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去大脑僵直: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表现为肌紧张亢进,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只对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反应最灵敏,这种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条件反射通过后天学习和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