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三、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必需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及实践经验。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工作起步较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不乏工作经验和热情,但是,大部分辅导教师是半路出家,没看上几本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也未在心理辅导方面接受过专门的训练,缺乏心理学理论方面的知识。目前从事学校心理教育的工作者主要来自于德育工作者或班主任老师,还有许多是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因此中学心理辅导人员专业化问题是今后几年亟待努力和发展的工作。四、把心理辅导看成是单纯给学生做心理测验,然后将测试结果告知学生。有不少心理辅导老师一旦发觉学生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或者少许性格内向,就会马上机敏的想到运用心理测验去给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然后以权威的方式,告知其各项心理指标,并为其提供一些改进或完善心理状况的建议和措施。这样,往往心理辅导老师仅仅是以一般人的心理思维方式去硬性取代当事人的痛苦感受与烦恼,并用侃侃说教的形式去发表议论,最终只能让学生迷失心理航向,而学生反过来却认为自己无能,形成自卑的心理,并因此关闭自己的心灵大门。有的辅导老师往往总是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上,大讲特讲生活工作中的大道理,有时还搬出一套套他自己的辩证法。事实上,往往心理存在稍许偏差的学生,并非不会逻辑思维,而是其逻辑推理建立在一个错误的主观前提之上,并深信不移的坚持。许多寻求辅助的学生的确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一个肯定的答案,希望辅导员为其指明其前进的方向,然而这样做却违背了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使学生自己获得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法。辅导员应协助当事人从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到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从而达到完善个体人格的目的,心理上得以不断的健康成长。由以上这些偏差和误区的分析来看,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建设工作就摆到了一个重要的迫切的位置。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充分重视,另一方面,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应承担加强心理辅导建设的责任。建议对策如下:一、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完善有关机制。心理教育发达的国家,心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及日常工作均有一定规定。以丹麦为例,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其人员配备一般为:1名主任心理学家,2名助理心理学家,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