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均应附图,薄层色谱包括阴性对照试验图谱应附彩色照片。所有附图要求清晰真实,标明图号及文字内容,附在起草说明的最后一项。7、【检查】(1)所列检查项目的制订理由,对药典附录通则规定以外的检查项目除说明制定理由,还要说明其限度拟定的理由。(2)所有检查项目均要列出实验数据。(3)新上药典的中药制剂,应做重金属,砷盐等考查,结果列在起草说明中,及该检查项列入或不列入质量标准的理由。??8、【含量测定】
9
f1说明含量测定所测药味和成分选定的理由及测定方法选定的依据。2测定方法的原理及其研究资料包括各项实验条件选择的依据及方法验证的数据与图谱,如干扰成分的去除,阴性对照试验情况以及方法的专属性与可行性,按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要求列出方法学考察的全部研究资料,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线性、范围、耐用性等考察项目的试验方法、实验数据、结果结论等。3说明含量限度拟定的依据。4起草过程中所进行的含量测定研究,若未列入标准正文,也应详尽地记述于起草说明中。9、【功能与主治】【药理】【临床研究】
说明药理试验、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制订功能与主治项的理由。10、【用法与用理】11、【注意】说明制订用法与用量项的理由。
说明制订注意项的理由。
12、【规格】说明规格拟定的依据对不合理规格删除的理由新增修订规格必须予以说明并附证明性文件。13、【贮藏】说明规定贮存条件的理由;需特殊贮存条件
的应有数据说明该特殊条件设定的必要性。14、【稳定性试验】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材料及数据,提出
使用期、有效期建议的说明。列表附在最后页。15、讨论本标准研究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建议。1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角注号依次列出按《药物分
10
f析杂志》的格式书写。17、【附图】按顺序依次排列。
三、附图格式及要求显微特征图要求:应采用显微照相(或摄相)系统记录显微特征图,并存储为bmp格式或jpg格式的文件,在图像外空白处标记各特征名称,并标注坐标尺。TLC图谱(彩色照片)要求:TLC鉴别图谱中应有供试品至少3个批号、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多来源者应包括所有来源的对照药材)空白对照等。、薄层色谱统一格式:薄层板尺寸:1010×、20。10×点样:圆点状或条带状均可;点样基线距底边10~15mm;高效板基线距底边8~10mm;左右边距12~15mm;圆点状点样,点间距离8~10mm;条带状点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