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带宽4~8mm,条带间距离不少于5mm。展距:5~8。TLC限量检查、含量测定图谱还应提供系统适用性试验图谱(包括检测灵敏度和分离度及重复性),图谱中不加注文字或符号,编辑文本时在图像外空白处标记供试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阴性等编号,溶剂前沿,以及展开时温度、湿度等。色谱成像和记录应采用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设备记录色谱图像,并存储为bmp格式或jpg格式的文件。此外,还应附有以下薄层色谱条件信息:薄层板列出预制薄层板的商品名、规格、型号和批号等;
自制薄层板应注明固定相种类、黏合剂或其他改性剂的种类、浓度,涂布厚度等。点样展开剂注明点样量、点样方式(接触或喷雾)。溶剂种类、配比、分层情况,展开剂用量。
11
f展开方式
展开缸规格(单、双槽;
×
),展开方式与
展距,预平衡和预饱和的方式(预平衡或预饱和缸还是板)、时间。HPLC、GC等图谱要求: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及验证须提供系统适用性试验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HPLC测定波长的选择图UV最大吸收扫描图,一般提供对照品的即可、空白图谱辅料或其他物质干扰图谱,供试品及对照品图谱。以上色谱图应采用相同的标尺,被测成分峰的峰高应为色谱量程的13至23之间,至少应记录至杂质峰完全出来或主峰保留时间三倍以上,图上同时也需标明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如果阴性色谱峰与样品峰缺失过多,请解释原因,必要时附药材或溶剂峰的色谱图。色谱图要求采用工作站记录色谱图,并存储为bmp格式或jpg格式的文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在色谱图上标明各色谱峰对应的已知组分或代号及相应的保留时间,清楚标注色谱图座标。编辑文本时在图像外空白处标记各已知成分的保留时间、分离度和理论板数、供试品来源及批号。
1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