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点。金属片的作用:便于测量路程和时间。学生按要求操作。1.实验前的准备指导学生将斜面调整好坡度,坡度既不能太陡,这样会使小车滑下的时间太短;坡度也不能太小,由于摩擦,小车可能无法自行下滑。还要调整好小车的运动方向,不要使它从斜面上中途滑下。做好小组内人员的分工,哪一个学生操作小车,哪一个操作停表,哪一个记录数据,要分工明确,并协调好。为后面的分组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f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先将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操作小车的同学释放小车,负责计时的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并报出数值。应让学生练习几次,熟练以后会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些。
来源ZxxkCom
2.学生分组实验要求按图2组装器材,注意调节斜坡坡度,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计时,测量的误差越小。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图2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
的平均速度v1。
来源ZxxkCom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
f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路程s1=s2=间
运动时度t1=
平均速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v1=学生通过思考回答:(1)
t2=
v2=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2)可以根据公式:
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数据展示: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进行计算。(3)因为不同时间或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