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院整体师资队伍较为年轻,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形成可以持续发展的科研队伍。在老教师的引领下,众多青年教师有条不紊地学习和提高,为科研和教学实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我院青年教师张文敏2002年在南都学报发表文章《南阳民歌地方艺术特色的文化成因》,青年教师张坤2012年10月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发表文章《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青年教师马玉香在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表文章《挖掘地方文化发展南阳师院特色音乐教育》。在此过程中,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支能够发掘、研究南阳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学术队伍。
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通过传帮带,高效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并安排他们承担骨干课程的教学任务,支持青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由于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广大青年教师热情空前高涨。
综上所述,地方音乐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才能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这对当地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不可估量。特色教学正是作为这种资源优势被引入我音乐学院专业教学。
笔者通过对南阳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发掘和对南阳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现状的审视,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和科研上的探索,深刻意识到:在南阳师院音乐学院开展南阳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实践,是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这是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就业比率的有效方法,适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进行进一步地实践和推广。同时这也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在此过程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有待于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一点一滴中去实现。
★项目类型:2013年南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南阳民间音乐在特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汪海元现代语境下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多维度教学艺术教育,2008年2月
2冯振琦南阳汉代“乐舞”的音乐美学探微南都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
3冯建志河南濒灭剧种的民俗文化属性戏曲艺术,200402
4邵小萌豫西南民歌现状调查报告中国音乐(季刊),2006年第3期
5冯建志农村戏曲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6吴金宝论河南濒灭剧种的唱词通俗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7月
7苏高丽对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