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
法学院2013级06班姓名:穆洁学号:2013031214
f前言: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组成一个团队用问卷调查形式对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做了一个不完全的调查,调查的方式包括发放问卷和口头调查。问卷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参考的问卷。
一、调查事实
调查表明,(1)大学生就业考虑较多的因素的排序是: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就业地在大城市、专业对口、能解决户口或住房。(2)大学生认为找一份理想工作所需因素的排序是:能力、高学识、高学历、家庭背景、运气或机遇。这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学识、学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的重要性。大学生对实用性技能、社会实践经历也较为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是不清楚的,严重偏离现实。同时,就业形势的严峻也加大了大学生学习的压力。2大学生对就业地存在偏见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是选择家乡还是外地?多数大学生考虑不全面。若
f选择在家乡工作,会更快的适应工作,同时,亲人提供的帮助,也会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若选择在外地工作,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外地的陌生,对气候的不适应,没有亲戚朋友等等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导致危险发生。3大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对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是5003000元月,这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点困难。当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会慢慢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4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单一校方推荐、找关系、靠自己。就业方式单一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5关于学校、专业和个人能力问题学校、专业和个人能力三个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有些招聘广告上写着“只招211工程大学”;社会上认为“选好学校,还不如选个好专业”;大学生个人能力不足导致不能参与就业竞争。
三.原因分析:
1大学生个人能力不足。个人能力不足制约大学生就业。大学生不具备工作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2大学生对企业不够了解。
f由于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