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接近那最好;如果学术观点不同,就需要在行文中作出恰当的学术评价,既不能回避也不能一棍打死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应对编辑,而是面对不同学术观点时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大牛除外。
在选择审稿人的问题上,同样也是如此。对潜在的审稿人,预先讨要一些对方发表的论文,并能够做些讨论尤其重要的是,在你的论文中,应对其关键论文有所引用。当然,必须注意到的是,你指定的审稿人通常只会有1个被选中。
编辑决定送审后,审稿人一般都会比较客气,这一点期刊水平越高,越是如此。对不喜欢的稿件极少一棍打死,而一般是给出比较难以应付的大修意见,由编辑作出最后的选择。如果编辑对你的观点或稿件质量比较认可,他在送审时就会考虑,而在收到意见后,有时也会选择再次送额外的一个审稿人评审。
如果能够收到审稿意见,如果是拒稿,且原因不足以说服你,你可以考虑争辩;如果是大修意见,你首先考虑的是逐条回复,必要时也需要争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争辩一定要有节,不能太强硬(大牛除外),客观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对方不当即可,保持礼貌争辩通常没有用,目的在于给编辑和审稿人留下印象而已(有礼有节有(研究)实力),且印象不能差。对于大修意见,如果可以,一定要逐条回复;对于审稿人的问题,一定要做到不厌其烦的详细说明,这也表明了你对对方意见的尊重。对于起步阶段的年轻人,这实际上是少有的使你能够建立自己的学界联系和自己声誉的方式了,虽然你可能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方式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即便目前的稿件可能因各种因素最终被拒稿,但下次的稿件呢?
最后需要强调的还是:工作质量是决定性因素;但如果你的工作质量处于平衡的边缘,那么这种好的声誉或许就会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