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选用雅语,禁用秽语,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如:死亡、性事、排泄、绝症、较低下的职业和犯法行为等。
4.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别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5.求同准则:指交际的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往往“先礼后兵”,这也就谈到“脸”和“面子”问题。
从以上两种礼貌原则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人们对礼貌标准的取舍有一些差异。西方民族以形式为重,认为“礼貌”是“避免冲突”的策略,因此往往注重自身尊重他人,二者兼顾。汉民族把“礼貌”当作个人内在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外在体现,是“发于内而形于外”的东西,因此,在表示礼貌的时候,往往侧重于以言辞体现品德,体现自我的恭敬对他人与谦卑对自己,从而把“贬己”、“尊人”及“称呼准则”作为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原则。
二、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会轻松地发现,英汉两种语言的礼貌用语存在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从称呼语和隐私语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
(一)称呼用语的差异1.英语中的称谓(1)英语中有一种最基本的称呼陌生人的方式,即“称谓词姓”,如称MarryBrow
为MissBrow
,称Joh
White为MrWhite。(2)家属称谓如mother,father,so
,u
cle,au
t,gra
dfather,gra
dmother等都可用作标准的称谓词。(3)有一些人有着显赫的地位,人们常用“称谓词姓”在正式场合称呼他们。有的时候,甚至“Mr/Mrs/Miss姓”用作称谓词不足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在这种情况下,Gover
or,Mayor,Professor,Doctor,theHo
orable等称谓也许会被用来称呼他们。如:ProfessorBrow
,theHo
orableMrsCraigHolmes等。
2
f2.汉语中的称谓汉文化中的称谓主要有:(1)姓名。这其中包括全名、小名、别名、“老/大/小”姓,等等。如有人的全名是李如海,学名也是李如海,熟人唤他的小名为海子,也有许多人根据其年龄,社会地位及社会角色的不同而称他为“老李”、“大李”或“小李”。(2)亲属称呼语。这是颇具中国特色的称呼语,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对亲属或非亲属均可使用。称呼一般以自己的父母为准,比自己父母大的叫“大伯”、“大妈”,小的则称“叔叔”、“阿姨”。在中国,如一位小学生或中学生向一位女士问路时,一般会说:“阿姨,去XX路怎么走?”这种用法在英语中一般是没有的,英美人士不会叫一位陌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