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古诗文中的人生哲理
作者:张若辰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9年第01期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古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为中心,以苏轼古诗文为代表,分别从《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定风波》等古诗文中,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处理好自然物体与人生之间的关系,并且达到感情、生活等和谐状态。目的在于透过古诗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古诗文中的精神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积极意义,积极应对生活困难,养成乐观、笑对坎坷的心态。
关键词:《题西林壁》自然物体和谐《定风波》
1自然物体,人生哲理冲突处理
苏轼笔下对于自然物与人生哲理之间的冲突,进行了直白描述,并且客观应对其中的矛盾。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本人是古代才子,并且深谙孔孟之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同时苏轼的古诗文多以朝政评论为主。现实社会中苏轼并非一帆风顺,因与王安石在朝政上存在分歧,贬谪数次。期间苏轼游历各地,对社会、生命、人生等有了更多感悟。这一句古诗文便是最好的解释,是对人生多变、起伏跌宕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可以观察到庐山的不同形态,面对相同事物,从不同观察观点出发,所得出的结论也明显不同。庐山本身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庐山是不变的,因为人们观看角度的变化,所得出的结论也出现变化。人生在世起起落落,回首总结人生经历,所经历的磨难是对自我的锻炼与升华。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是因为身在其中。面对困难逃避不是正确的办法,必须克服困难才能看到困难之后的光彩。不能因为做不到或者看不清而恐惧世界,勇敢享受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在困难中磨炼自我。
《题西林壁》讲述世事因人成像,同时每个人的思想都不相同,因为所见不同,所以欲寻找其中的真相,必须依托自身处境,从高远处观察分析。在世俗事物中人生起落,经常喜忧不定,并且被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扰,升华观察角度,以客观心态面对一切事物,所有事物都在瞬息万变。苏轼利用诗文语言精炼,为其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同时又没有消减诗意情趣。对具体环境、生活中的具体精力以及所看到的具体景象等,触发思考,同时将风景与抒情、哲理等很好的融为一体,不仅诗文更易于理解,给人以亲切妥帖之感,又能够以富于才思的比喻表现出诗文哲理,引起人们阅读思考的兴趣,为人们灌输从不同出发点冷静思考、看待事物的思想。元丰七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