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刚转学到我校时成绩处于班上中下层,经过老师和同学一年多的教育和帮助,进步很大,现在成绩名列前茅。
3、孩子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正在努力转变自己。如:甘得友同学原是连州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现寄居姑姑家,姑姑管教不严,造成孩子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完成作业,最后甚至发展到逃课去上网打游戏、偷东西等,经过班主任和课题组成员的悉心教育,耐心交谈让他明白到父母外出打工的用心良苦,以及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现转变了,不再逃课,不再偷东西。学习成绩虽然进步不大,但是思想进步了。
4、孩子的性格开朗了,能主动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谈心。例如:郭海霞同学,因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变得十分内向,把心事都藏在心底,通过一年的相处,一起参与活动,一起学习,她变了,变得开朗了,能和同学聊天,能和老师说说心里话。
(四)教师的科研能力大幅提高,撰写的论文多篇获奖。其中徐荫勋主任的论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浅析》、沈凤喜老师地论文《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别获2008年年会论文评选二等奖和三等奖,沈凤喜老师的论文《浅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刘国升老师的论文《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
79
f教育》、潘金英老师的论文《了解是桥梁,关爱是钥匙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分别获清新县2009年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潘金英老师的《倾注爱的甘露案例分析》和沈凤喜老师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分别获2009年中小学教学反思、设计、案例分析类论文评选二等奖和三等奖。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由于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介入很少,尤其是祖辈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高,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差较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2、教师的工作繁重,倾注的精力有限,这些都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都在外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所以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
4、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有些调皮的儿童抓住这个空挡,在校欺骗老师,在家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境地。
总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