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结题报告
清新县三坑镇枫坑小学课题组2010年4月
我校的县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从
2006年10月开始实施研究到现在有3多年时间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刻苦钻研以及全校教师的积极配合、支持帮助下,课题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同时参与研究的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批农民工入城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不断增多。我校有学生30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有60多人,占全校学生的167。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信,进取性、自觉性不够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不勤换衣服等。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这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也给老师带来了新的课题研究。对此,我校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监管人的现状与留守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关系。
3、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19
f4、建立符合留守儿童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6、通过活动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自觉性。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4、以留守儿童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四、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状态。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