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求知欲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很多时候,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有动机,有上进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的效率低下。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二、确定下阶段教学活动目标:依据建构主义问题学习的理论探究高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教师需要理论修养,理论学习为教学提供了方法和策略。
温州二十二中
4
f2008200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教研活动记录第4次初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探究
活动时间参加人员
9、28
活动地点
主持人
记录

活动内容及过程初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探究。活动过程根据有效设计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1、具体实施徐静在高一开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施》,陈良彬在高二开设《美国国父华盛顿》,肖红在高三开设《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2、相关老师听课,提出建议3、通过探讨形成以下共识(1)设计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要针对性。(2)设计问题要清晰明了科学性(3)设计问题要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放性。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本次教研活动,听了三节课,这三节课各有所长。一些老师还写了教学反思。
后记:尹娅妮老师对肖红在高三开设《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观课评价:
该教师通过幻灯片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同学整理孙中山前期革命经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时代发展和人物心路历程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建构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再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轮廓的同时,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革命的活动与革命理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是高三复习课,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再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了解孙中山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基础上,更必要突出孙中山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及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的不畏艰险、继续革命的精神。
温州二十二中
5
f2008200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教研活动记录探讨如何有效的运用材料
第5
活动时间参加人员
10.12
活动地点
全体历史教师
主持人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