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想生活经验
观察实验,思考得出结论
练习比热单位的写法与读法
查表
f四.小结: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1.什么叫做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2.水的比热容是多少?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3.比较下列物质谁的比热容大: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枚铁针和一根铁棒?0℃的水和100℃的水?二.新课引入以水的比热容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3要吸收42×10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质量升高温度吸收热量31kg1℃42×10J2kg1℃2kg2℃通过填写以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的公式。三.新课讲授1吸热公式及理解。(1)Q吸=cm(tt0),用Δt升tt0表示升高的温度,公式也可写成Q吸=cmΔt升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容;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2)公式的应用。例:(幻灯显示)。2放热公式的理解。(1)Q放=cm(t0-t)用Δt降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Δt降(2)公式的应用。例:(幻灯显示)。注:1。学生容易把t0和t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有标脚“0”的就可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就表示开始的温度即初温。没有标脚的就是末温。)2.区别“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低到”。“升高”“升高了”或“降低”“降低了”都指的是变化的温度,即Δt;升高到或降低到都指的是末温。四.练习、布置作业
试解释现象
完成复习提问
完成表格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得出热量的计算式
记忆公式
记忆公式
注意学法
注意分辨易混概念
练习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