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
mgsi
θmgcosθm
10ms2
。
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t1
v10s1sa10
s1
υ2
2a
5m
此时物休刚好滑到传送带的低端。
t总1s
所以:。【总结】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第一阶段的运动位移,看是否还要分析第二阶段。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例题4:如图24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需要的时间为多少?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L50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审题】传送带沿顺时针转动,与物体接触处的速度方向斜向上,物体初速度为零,所图24以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相对地面是斜向上运动的),因此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样物体在沿斜面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重力的下滑分力和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因此物体要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摩擦力情况要发生变化,此时有μ≥ta
θ,
f则物体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所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力。
a
【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
mgcosθmgsi
θ
m
12ms2
。
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t1
v10s833sa12
s1
υ2
2a
4167m
<50m
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为零(因为mgsi
θ<μmgcosθ)。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s2所用的时间为t2,
则
s2υ0t2,
50m-4167m10t2解得:t2833s
所以:
t总833s833s1666s。
【总结】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各阶段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是否已经到达传送带顶端进行判断。本题的一种错解就是:
L
12at2
t
所以:
2La913s
该时间小于正确结果1666s,是因为物体加速到10ms时,以后的运动是匀速运动,而错误结果是让物体一直加速运动,经过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就应该短。
(2)突破难点2第2个难点是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该难点应属于思维上有难度的知识点,突破方法是灵活运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理论依据,对物体的运动性质做出正确分析,判断好物体和传送带的加速度、速度关系,画好草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