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营者分离,所有者远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缺乏了解,疏远了对企业的监管,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的混乱会导致投资者退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的偷懒行为,最终减少整个社会的财富和福利。为了公众利益,可以设计一种机制以消除信息流通的障碍,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便是可采取的经济机制。由于问题的根源在于经营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并且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这一经济机制的目标显然是保护投资者得到有用并且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从而保证资本市场正常有效地运转,最终达到维护整个公众利益的目的。二、中外会计准则制定的对比分析当今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制定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间机构运作并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比如英国和美国;另一种是政府机构运
4
f作并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如法国和日本。其中民间准则制定模式,根据民间组织实际享有的准则制定权利的大小通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民间组织制定、政府通常不干预的模式,比如英国和加拿大;另一种是在政府监管下、由民间机构制定的模式,比如美国。中国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政府准则制定模式,类似于法国和日本。成文法的法律环境、高度集权的意识形态、政府管制的社会惯例以及规模宏大的国有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使得中国准则制定模式成为一种极为标准的政府准则制定模式,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几乎不会受到外界利益集团的干预,利益集团游说的现象在中国基本上不存在。另外,在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中,直接参与准则制定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财政部会计司的工作人员,其他方面社会人员较少介入。三、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改革、改进的主要方向英美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与它们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息息相关,不可分离,这种模式虽然理论上有诸多的优点,但它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影响会计模式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1从法律环境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会计准则在我国属于一种法规。从我国的法律惯例上看,它应该由国家认可的法定机构来制定。财政部会计司
5
f自1949年12月12日成立至今,一直都是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定机构。我国的《会计法》也明确指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可见,财政部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既有法律的依据,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