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HS08(食用水果及坚果)和HS19(谷物、面粉、淀粉及乳的制品)两类农产品的TSI指数在十二年间从正变成负,说明中国在这两类农产品贸易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由顺差变为逆差,优势正在丧失。中国HS11(谷物制品)和HS17(糖及糖食)的TSI指数在12年间从负变成正,说明这两类农产品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在对澳贸易中逐渐获得优势。中国有12类农产品的TSI指数大于0,是贸易顺差地位,并且近7年来,除HS3,HS18,HS21三类农产品外,其余9类农产品的TSI指数都接近于1,顺差的优势明显,相应的,澳大利亚就面临极大的逆差压力。但是与中国共12类农产品面临极大逆差相比,澳存在逆差的农产品在逆差压力上是小于中国的。由此可见,中澳两国在不同的农产品类别上存在着不同的顺逆差状态,体现出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点。总体而言,相比之下中国在更多的农产品类别上面临着贸易逆差,且存在贸易逆差的农产品的逆差压力是大于澳大利亚的逆差压力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着非均衡性,中国比澳大利亚更多的处于逆差劣势地位。三、中国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对策及建议(一)在现有农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发展新的优势当前在农产品的往来方面,中澳两国都处于一种相互补充的状况,这主要是基于两国在资源方面的禀赋差异。因此,在中澳FAT得以顺利实施以后,我国在进出口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进口时应该选择一些互不成都相对比较高的产品,从而可以降低其在国内的生产,使得国内能够将一些劳动力以及资源等转向更加具有优势的一些农产品的生产上,这样才能够保障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农产品的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的一些优势农产品来说,一方面可以对其生产布局进行不断地完善,进一步提高其生产质量,从而使其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能够得到不断的增强,并进一步带动国内农产品出口的整体水平;从另一方面而言,中国目前对澳大利亚进行出口的农产品中主要是一些加工食品,然而当前国内对于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还要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在今后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方面,中澳双方可以进一步进行合作,利用当前澳方在农产品加工技术方面的优势来提高国内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出口水平,进一步扭转中澳在农产品方面所存在的贸易逆差。(二)创新农产品出口的多样性,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的整体竞争水平对于当前我国一些农产品出口企业而言,首先要对澳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而了解澳方市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