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c
出口目的地的地位;而澳大利亚对于中国而言,仅仅是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却不是主要的出口国。在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上体现出了两国贸易伙伴地位的不对等。(二)中澳农产品贸易关系1紧密性。两个国家贸易关系的紧密性可以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来测算。贸易结合度指数是由布朗(1947)首先提出,并在小岛清(1958)等经济学家的不断研究中得以完善。该指数的含义是一国对另一国的出口占该国总出口的比重与另一国的进口占世界总进口的比重之比。其公式如下:TCDca(XcaXc)(MaMw)计算中澳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时,Xca代表中国对澳农产品出口。Xc代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Ma代表澳大利亚农产品总进口,Mw代表世界农产品总进口。当TCD1时,表明c国和a国贸易结合度高,联系紧密。计算出中澳农产品贸易结合度。计算中发现,中国对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在2005年到2016年12年间均大于1,中澳农产品贸易联系紧密。2008年结合度达到最大的18,但后面有下降趋势。澳大利亚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在12年间均大于2,可见澳中农产品贸易结合度要大于中澳农产品贸易结合度,这说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对澳市场的依赖程度要小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主要是由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影响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美国,澳大利亚并不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但中国却是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因此造成了双方贸易结合度的差异。2非均衡性。本文分析的贸易非均衡性,主要是指由于两国贸易差额不同带来的一国处于贸易逆差而另一国处于相对顺差的状态。运用贸易分工指数(TSI)(郝俊、祝树金,2008)可以计算出两国在贸易中的相对分工地位,从而判断分析出两国贸易的顺逆差状态。其公式为:TSIcai(XcaiMcai)(XcaiMcai)其中,TSIcai表示c国和a国在i产品贸易中的贸易分工指数,Xcai代表c国对a国的i类产品出口额,Mcai代表c国从a国i类产品的进口额,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贸易分工指数代表了c国对a国的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结果范围为1,1,当TSI0时,表明c国在i产品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且结果越接近1表明顺差程度越大;当TSI0时,进出口相同,表明两国在i产品的贸易中处于平衡状态。计算中对澳在HS2位编码分类的29个大类的贸易分工指数,中国有13类农产品的TSI指数是小于0的,是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并且近7年来,除HS23外,其余12类农产品的TSI指数接近于1,贸易逆差十分严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