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湖北省竹山县茂华中学唐良友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学会了实验探究技能,具备了从质变到量变研究化学变化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成为可能。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三、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与运用。
四、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1)问题探索教学法(激疑、讨论、释疑)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实验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生的问题资源能够共享,学生已经习惯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具有初步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学法:(1)实验探究法使学生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f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