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教育者的共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它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新颖、生动,幼儿能更容易地理解教材,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延长了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培养了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
一、抓住兴趣点,达到良好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在5~10分钟,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快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使他们尽快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在3的分解组成过程中,以前的方法是教师出示教具花和蝴蝶,让幼儿说一说怎样把3只蝴蝶分别放在两个花瓣上。教师进行演示,把蝴蝶拿到花瓣上,一种办法分完,要把蝴蝶放在一起,准备重新分解。这样教师要动手操作3回,把蝴蝶拿来拿去,让幼儿观看,分解的过程也比较枯燥,有的幼儿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进行更多数字的分解,操作就更麻烦了,教师需要在课前制作教具,手工制作的教具课后很难长时间保存。现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3的分解制作成课件,如3只蝴蝶飞呀飞,分别落在了两朵花上,它们是怎样落的,每朵花上飞落了几只。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重复演示,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完成,形式生动灵活,课件制作一回可以利用多次,也不怕损坏。幼儿在观看过程中就像看动画片一样,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不用教师督促,自己就能主动观看,有了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就不一样了。二、进行动手操作,主动尝试探索以往的活动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言传身教把知识传递给幼儿。在新课程配套多媒体教材中就有幼儿主动操作的环节,教材紧密结合《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的教师用书和儿童用书,对课程中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科学活动中就有让幼儿学习认识楼层的软件,电脑中设计了一些小动物,身上有所住楼层的数字,请幼儿根据数字把它们送回家。幼儿自己操作,如果选对了,在活动中可以配合软件的自动奖励功能,及时、公正地给予必要的评价,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水平,丰富幼儿的情感。美术活动中,幼儿用鼠标控制小画笔,点中需要的颜色进行装饰,如果不满意可以再来一次,进行多次尝试,选出最佳效果,既节省时间,又节约了资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预设或拓展教学内容,使传统教学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使人与各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