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便是文化领域符号等级的变动过程。
四、鲍德里亚
f鲍德里亚强调,从生产性到再生产性社会秩序转变的过程中,技术与信息的新形式占有核心地位:在再生产性社会秩序中,由于人们用虚拟、仿真的方式不断扩张地构建世界,因而消解了现实世界与表象之间的区别。他对后现代仿真世界的描述基于这样一种假定:信息技术与商品生产的发展导致了后来扭转决定论方向的指意文化的胜利。
随着社会生活的规律的消解,社会关系更趋多变、更少通过固定的规范来结构化,消费社会也从本质上变成了文化的东西。记号的过度生产和影像与仿真的再生产,导致了固定意义的丧失,并使实在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大众在其中被搞得神魂颠倒,找不出任何固定的意义。媒体的过度生产导致文化超负荷,从而引起了意义的爆炸,产生了一个仿真世界和超现实空间,人们由此超乎规范性与分类之上,从而生活在一个关于是在的审美光环之中。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导致社会的终结,社会联系的纽带被肢解了,有秩序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乱七八糟的无序的大众聚合。对他来说,正是现代社会中影像生产能力的逐步增强,影像密度的加大,它的致密程度,所涉及到的无所不在的广泛领域,把我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实在与影像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即出现了仿真的世界或后现代文化。当代仿真世界已经看到了心灵慰藉幻觉的终结,理论的视野及其深度如同现实一样被掏空了,实在与影像之间的矛盾消解了。
他注意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电讯大众传媒的关键作用。电视过多地生产了威胁我们真实感知现实世界的影像与信息。符号文化的胜利导致了一个仿真世界的出现,记号与影像的激增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之间的差别。这意味着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处在对现实的审美光环之下。社会的死亡,真实现实的消失,这均使人产生对现实的怀旧;令人着迷地、不顾一切地追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价值,实实在在的性。
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实际上就是后现代文化,毫无深度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一切价值都被重新评估,艺术已赢得了超越现实的胜利。超现实世界,一个通过消费主义和电视而堆满了记号、影像与仿真的世界,导致不稳定的、审美意义上的、对现实的光晕。文化无处不在,积极地融合着社会结构与社会联系,并使它们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它强调灵感与视觉感觉的即时性与紧张感,而这又为消解了中心的主体提供了最原初的、弥散化的快感之情。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