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作者:孙雪梅来源:《教育》2017年第36期
编者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从昔日稷下学宫的鼎盛一时,到今天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兴未艾,教育一直维系着民族的精神和血脉。在祖国的山山水水间,大大小小的学校如明珠般散落,绽放着它们各自所独有的光彩。一直在聆听,聆听最动人的校园新曲;一直在寻找,寻找最清新的文化奇葩。在首善之都北京市的顺义区,我们停下了追索的脚步。建新小学的教育工作者用他们最质朴却是最扎实的行动,为我们展现了秀丽、隽雅的校园特色建设的如花美景,令人欣喜,令人感动……
大隐隐于市。静卧在北京市顺义区寻常巷陌中的建新学校看起来朴实无华,深入了解后,方知其内含锦绣乾坤。该校以课程建设为依托,为学生终生成长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为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随尾,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关于教育的阐述,深刻地影响着建新小学校长杨玉松。她说,如何培养优秀的“大鱼”,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为此,学校在“基础教育育基础,体验教育蕴特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确定了“追求精彩,五育建新”的发展思路,秉承“踏实”与“创新”并重,“理念”与“实践”并行,“细节”与“特色”并举的原则,让“细节支撑常规、特色丰富内涵、创新引领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快乐的新型校园,让每个孩子都能阳光智慧的成长,绽放出独有的生命光彩。
初衷:多元课程孕育时代少年
多元智能理论创使人霍华德加德纳说:“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对于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的小学教育而言就更是如此。杨校长和学校工作人员从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依据新课标理念,在体验教育的引领下,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质的“四色文化体系”。
所谓“四色文化”即容纳了红色教育、金色教育、蓝色教育与绿色教育的有机体。其中,红色教育与金色教育皆是着眼于落实“润德”,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标准,进而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红色教育以培养理想为课程方向,发力于品生、品社、数学与英语学科课程,并进一步拓展了魔方数独、拼音魔板、象棋围棋、英语短剧等相关课程。同时,为激发、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还开展了国内游学的“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