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限公司
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名称编号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JNWHHAQZD142400
第1版第0次修改
共6页第1页
一、目的辨别在生产或服务活动中能够控制、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并评价确定由此产生的风
险性,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或可接受。据此,进行风险教育、监控和采取措施。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或服务活动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和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辨别和风险评价。三、职能科室和责任人1、公司负责人
1)负责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2)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3)负责建立和维护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别程序;4)负责实施本公司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的培训;5)指导各科室安全风险评估。2、各科室负责人1)负责本科室区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建立或修改工作规程,实施相关风险控制措施;3)定期参与进行本科室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一次);4)负责有关记录的填写和保存。四、过程要求1、危险源辨别1)危险源辨别范围☆设备设施涉及的范围,如安装、调试、维护等。☆原辅材料涉及的范围,如运输、保管等活动。☆作业场所内的环境。☆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承包商及访客。☆办公、饮食等相关活动。☆以上未涉及的其它活动中的危害。2)危险源辨别方法危险源的辨别通常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人员、现场工作员工在现场进行辨别、观察。在辨别和评价危险源时,还要进行相关工作或活动次生风险的认定和评估。2、风险评价
1
f有限公司
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名称编号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JNWHHAQZD142400
第1版第0次修改
共6页第2页
1)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采用LEC、PHA评估办法。
☆PHA评价法:
预先危险分析(Prelimi
aryHazardA
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
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开始之前,为实现系统的安全而对系统进行的初步或初始的
分析。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
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为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表如表41所示:
表41预先危险分析表
危险因素
诱导因素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的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
级,见表42。
表42危险、有害因素分级表
级别
危险程度
1级安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