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当堂巩固。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当理解有困难时,多运用图形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分步式手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
构建以经典作品为核心的美术欣赏教学
肖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美术欣赏的教学内容增加,价值日益凸显。欣赏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获得美术的知识和审美的愉悦。欣赏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获得欣赏能力和方法。成功的美术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美术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欣赏的对象作品的选择。我们的教育就是要选择最好的内容交给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构建以经典作品为核心的美术欣赏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尽早地让学生熟悉那些在美术领域里举足轻重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搭建一定的美术史知识框架,并且扩大学生的未来生活面,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生活更加高雅完美。一、经典作品的界定和形成陆严少先生在《画语录》中指出“学画要做到四个多,即看得多,听得多,想得多,画得多”“看得多”排在众“多”之首。虽然先生讲的是学画的方法,却道出了艺术鉴;赏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那就是尽可能看“最最好”的作品,通过看优秀的作品,培养眼力,掌握审美评判标准。那么,在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中,哪些才是“最最好”的作
6
f品呢?“经典作品”到底该如何界定呢?《辞海》中,“经典”一词指一定时代最具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著作。美术的经典作品是指经历过历史选择仍能经久不衰的,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所谓万世之作。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要在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中,确定哪些是经典哪些不是经典,这并不容易。好在我们有汗牛充栋的美术理论研究成果,对美术欣赏教学时欣赏作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得意于历代美术史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多年的美术知识学习加上权威的资料帮助,我们可以轻松列举历朝历代的名家杰作。所以,对于哪些作品够得上“经典”我们的美术教师似乎并不认为那个是问题。而对于如何选择和怎样把握经典作品,是需要好好考虑的。经典作品的形成是偶然中的必然,经典作品的确立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典作品的确立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总结,是社会普遍的审美评价标准的体现,客观上能够为热爱艺术的人们提供充分的借鉴和帮助。美术欣赏教学应该充分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