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教学目标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了掌握唐朝建立的背景、时间和都城。
(2)引导学生分析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形成较为开明的政治思想;概括出唐太宗通过哪
些措施促使“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了解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总结武则天的贡献。
(1)通过讲述隋末农民大起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时,分组讨论,然后高度概括其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认识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客观地评价唐太宗。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隋朝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许多人因此吃不上饭,到处都有被军阀把
持良田而没饭吃饿死人的尸体“臭秽盈路”,十分凄惨。在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荒”。
在此情况下,山东邹平县铁匠王薄首先举旗造反,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农民起义的风暴已
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十万。
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的农民队伍: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
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最终推翻了隋朝的腐朽统治。这节课我们学习隋朝的灭亡、
唐朝建立的史实。
2、出示学习目标
3.唐朝的建立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1)时间:
(2)建立者:
f(3)都城:学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强调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以及唐都长安城的位置。介绍李渊此人。教师过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繁盛时期,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这一繁盛时期的缔造者──唐太宗。4.初识唐太宗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通过屏幕上的材料,你对唐太宗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初步认识?学生1:他是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说明他有才能。学生2:在反隋和唐朝统一的战争中功勋卓著,李渊曾封为右武候大将军,任尚书令,说明他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有着卓著的功绩。学生3:登上皇帝之位后,他励精图治,成就了彪炳千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