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成本和摩擦成本)的最小化,就必须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此外,会计准则的相对固定性与经济活动的变化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常常落后于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真空区,即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这也为会计处理提供了选择空间。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拥有众多的信息优势,能够比会计准则制订机构等更加准确、迅速地判断经济事项的性质进而决定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会计处理的选择权自然被赋予给了企业管理当局,使他们自然成为这一博弈活动中盈余管理的主体。2、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会计数据实际上也不具有其表面上的“精确性”和“客观性”(赵宇龙,1999),说它是科学,是因为会计方法的不断改善,必然使会计具有某些科学性;说它不精确,是因为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处处充满着不确定性。会计活动归纳起来就是对经济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在会计的确认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会计估计与会计师职业判断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如对自创商誉和无形资产的确认就缺乏可靠客观度,在固定资产核算中预留的残值、折旧年限、预提大修理费用也只是一种估算,况且由于存在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都会形成不同的会计盈余结
f果。在不同的计量模型中,历史成本虽然客观,但不能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现行成本虽然
能反映现实的物价水平,但又缺乏客观性。其他如外币折算合并报表、衍生金融工具计价等,
也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在会计报告的披露中,也包含着大量的结果需依据未来某些事项
是否发生而定的不确定性事项如应收票据贴现、待决诉讼、销售担保、应收帐款让售等。事
实上,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贯穿于整个会计过程,只不过在不同场合下不确定性程度有所不
同而已(何红渠、欧阳健康,2001)。上一页12345下一页
empire
ewspage
3、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健全。企业会计信息本质
上是企业的一项经济资源,能够为特定的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但在会计信息的产权归属上,
并不十分明晰。只要有明确的私有产权,很多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都可以通过内部的契约安排
来达到最优福利效果(RHCoase1960)。企业的会计信息,其产权应归属于企业法人(王锴、
余明江,2001)。但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企业管理当局不知道为谁管理会计信息,而会计信
息的使用者选择管理当局作为生产会计信息的代理人,但非市场化企业内部职能使会计信息
供给缺乏市场激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