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0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
f11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其他管理措施。十五、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十六、职业危害控制措施1、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2湿式作业。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方法。系统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4个体防护。佩戴防尘护罩。5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防尘的综合管理等。综合防尘:革、水、密、风、护、管、教、查。2、噪声(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控制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工艺控制;(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吸声、隔声等;(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3、振动的控制措施:(1)控制振动源;(2)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3)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十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措施(1)必须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十八、机械设备控制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对策(1)改进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2)设置安全装置;
5
f(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计划;(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7)个人防护用品。例如: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机械、电气、本质)1严格按照焊机的安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